在法律援助的漫漫长路上,有这样一位坚定的守护者——李赢博,她就职于河南论衡律师事务所,十余载的从业生涯中,每一步都印刻着她对法治信仰的执着坚守。无论是纷繁复杂的民商事案件,还是关乎特殊群体权益的法律援助案件,她都以专业为笔、担当为墨,为当事人筑牢那道安心的防线。
执业中,李赢博持续深耕专业领域,不断钻研新兴业务,只为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开封市优秀律师”“开封市法律援助先进工作者”“开封市优秀律师调解员”等称号纷至沓来,她承办的案件更是获评省级精品案件,并成功入选司法部中国法律服务网案例库。
法律援助故事
“这份调解书的分量,远超普通法律文书。”至今,提起办理过的一起抚养费纠纷案件,被指定作为法律援助律师的李赢博仍十分感慨,“这是开封市司法局、市法律援助中心开展涉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工作的成果。这份调解书不但化解了溪溪母女的经济困局,更为关键的是,它悄然修复了溪溪自父母离异后,与父亲之间近乎断裂的亲情纽带。”
2018年,张女士与吴先生步入婚姻殿堂,然而这份甜蜜却如昙花一现,3个月后,女儿溪溪呱呱坠地,可还没好好分享新生命带来的喜悦,婚姻的裂痕便已急速蔓延。就在溪溪刚满百日之时,争吵不休的张女士与吴先生签署了离婚协议,约定溪溪由母亲张女士抚养,父亲吴先生无须承担任何抚养费用。彼时的张女士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份协议竟成了她以后生活的沉重枷锁。
随着溪溪一天天长大,开销越来越大,母女俩的生活也开始变得困难。张女士为照顾年幼的女儿,只能靠打零工维持生计。2020年,幼儿园学费账单、医疗费用单据接踵而至,再加上上涨的物价,让母女俩原本就捉襟见肘的生活更加艰难。张女士屡次向吴先生寻求帮助,换来的却只有对方以“协议白纸黑字写明”为由的冷漠拒绝。
2020年6月,张女士以女儿名义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吴先生支付抚养费。一审法院以“离婚协议合法有效”为由驳回诉求,判决书上的冰冷文字让张女士陷入绝望。张女士抱着最后一丝希望,踏入开封市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在详尽了解事情全貌后,当即受理此案,并指派经验丰富的李赢博接手承办。
“这起案件的关键症结,在于法律强制规定与协议约定的冲突。”李赢博受命后,迅速进行案情剖析。她深知,依据我国法律,父母对子女的抚养义务与生俱来,绝非一纸协议所能免除,且子女在必要时完全有权要求追加抚养费。而要想在二审实现逆转,关键是向法庭呈交全新证据,切实证明张女士眼下的经济困境,根本无力保障女儿正常成长所需。
随后,李赢博多次与张女士促膝长谈,耐心引导她收集各类关键证据。从村委会开具的贫困证明,到如实反映溪溪日常生活开销的奶粉、尿不湿、衣物购置发票及支付凭证,再到幼儿园学费付款的详细记录、成长过程中的医疗费用票据,以及房屋租金的支付凭证,无一遗漏。李赢博将这些零散证据精心梳理、串联成环环相扣的证据链。
二审庭审当日,吴先生手持离婚协议,振振有词地说:“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面对这一情况,李赢博冷静而坚定地反驳:“协议约定不能对抗法定义务。”她有条不紊地出示了前期精心准备的新证据,这些证据清晰地表明张女士目前经济状况窘迫,难以独自承担对溪溪的抚养义务。同时,溪溪在成长过程中实际需求不断增加,医疗、教育等费用已然产生,作为父亲的吴先生理应与母亲张女士共同承担,这样才能切实保障溪溪的合法权益。李赢博还结合相关法律条款,对对方的辩词进行了有力驳斥。最终,在法官的主持下,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自协议生效时起,吴先生每月向女儿支付抚养费1600元,直至溪溪年满18周岁。
在李赢博心中,法律援助绝非冰冷条文的机械运用,而是化作温暖阳光,照亮那些身处困境、孤立无援之人,让公平正义在每一个鲜活个案中熠熠生辉。
对 话
记者:您为何坚持做法律援助工作?
李赢博:法律援助是守护特殊群体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制度。我目睹过太多人因经济困窘、法律知识欠缺,而在维权途中四处碰壁。身为律师,我希望凭借专业所学,向受援者伸出援手,让他们真切感知法治的温度,看着他们重拾生活信心,再度绽放笑颜,我觉得自己的所有付出都有了意义。
记者:做好法律援助工作,需具备哪些关键素质?
李赢博:其一,要有扎实深厚的专业知识。唯有对法律条文烂熟于心,对过往案例信手拈来,方能精准洞察案件要害,为当事人呈上高效法律援助。其二,要有出色的沟通能力。一方面要耐心倾听受援人的诉求,条分缕析,助力他们理性维权;另一方面,与对方当事人、法官等沟通交流时,要游刃有余,尽力促成案件调解,或是找准症结疏导化解,推动案件达到理想的效果。
记者:对于年轻律师投身法律援助工作,您有何建议?
李赢博:首先要摒弃功利之心,办理法律援助案件,是磨砺专业素养、锤炼品格的绝佳契机。其次,要心怀敬畏对待每一个案件,要知道一个案件背后关联的就是一个人,一个家庭乃至一个社会群体的命运,容不得丝毫懈怠。当我们用专业与认真回馈他人时,收获的信任与感动,将是律师执业生涯中的无价珍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