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人民调解委员会驻金明池派出所调解工作室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行“警调对接”矛盾纠纷调解模式,有效释放基层警力,实现了人民调解与公安派出所在化解社会矛盾中的无缝对接,成为全市“警调对接”样板,连续三年荣获省、市“优秀人民调解委员会”称号。
强化组织队伍,筑牢调解根基。以平台促对接。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司法局与金明池派出所联合建立了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人民调解委员会驻金明池派出所调解工作室(以下简称驻所调解室),人民调解员与公安民警“合署办公”,下设调解室、交流室和候调室,实现人民调解和公安派出所的“互动双赢,共促和谐”,夯实基层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以队伍提水平。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为驻所调解室配备了4名专职人民调解员。通过邀请律师指导、旁听庭审和知识测试等多种形式,提高调解员化解纠纷能力和水平。以保障夯基础。驻所调解室办公、业务经费由区司法局保障,专款专用。采取每月一考评和“以案定补”工作制度,奖惩并举、多劳多得,提高了调解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
落实制度机制,提升工作质效。建立协作联动机制。区调委会与金明池派出所每月至少联合召开一次工作例会,通报矛盾纠纷调解情况,分析矛盾纠纷特点走势等,交流总结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经验教训,研究解决对接工作中出现的困难问题,共谋改进提高。完善移送委托联调制度。派出所对可调解案件,引导当事人到驻所调解室调解,填写《移送(委托)调解函》,连同纠纷案由、事实情况等材料一并移交驻所调解室。调解结束后,驻所调解室及时填写《人民调解结果反馈函》,连同相关调解台账资料反馈至派出所。派出所调解治安案件和轻微刑事案件,可以邀请人民调解员参加。调解不成的,引导当事人通过仲裁、诉讼等司法途径解决。加强矛盾纠纷联动排查。驻所调解室和公安派出所民警在社区网格员、信息员等协助下,每周联合开展一次矛盾纠纷排查,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及时登记化解,做到早发现早调解,将矛盾化解在早在小。
秉持为民情怀,深化调解效能。驻所调解室运用利害说清调解法、耐心细致调解法、纾困帮贫调解法、以情感人调解法等工作方法,坚持应调尽调,把纠纷吸附到基层,做到“事心”双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三年来,共调解派出所移交委托案件860余起,收到当事人赠送锦旗55面,为确保一方平安稳定作出了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