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开封在全省法律援助工作培训班上作交流发言

开封在全省法律援助工作培训班上作交流发言

来源: 责任编辑: 发布时间:
打印

为进一步提升全省法律援助人员业务能力和机构管理水平,近日,省司法厅在安阳举办全省法律援助工作培训班。开班仪式上,开封市法律援助中心作经验交流发言。

近年来,开封市司法局积极贯彻落实法律援助法,不断提升法律援助供给能力、保障能力和服务质量,实现高质量新发展。近三年来,全市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8752件,接待群众法律咨询7.9万余人次,为受援人挽回经济损失5617万元,满意率100%。开封市法律援助中心被授予“全国法律援助先进集体”“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等荣誉称号。

 

织密服务网络,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

不断延伸服务触角,打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法律援助服务网络。目前,在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司法所和市县两级工、青、妇、老、残、法院、检察院、看守所、强制隔离戒毒所、军分区、人武部、退役军人事务局等部门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在全市乡村(社区)建立基层法律援助联络点,形成了以市、县(区)法律援助中心为龙头,以乡镇法律援助工作站和部门法律援助工作站为骨干,村(社区)法律援助联络点为补充的法律援助服务圈,让群众不出村、不出社区就能寻求法律援助,让法律援助深入到社会基层最末梢。

 

创新工作方式,多方位推进“互联网+法律服务”

在乡镇(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构建互联网法律服务网络,配备“互联网无人律所”,实现线上线下联动,6秒接通连线,系统中有全国4万余名律师线上坐班,为来访群众提供免费的“面对面”视频解答法律咨询服务。开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实行“互联网无人律所”全覆盖,在区法律援助中心、所有乡镇法律援助工作站及自贸区政务服务大厅引入无人律所设备。龙亭区实施“云法律服务”建设项目,因地制宜在乡村地区配备“云律所”,在法律援助工作站配备了法律服务机器人,提供网上申请法律援助、视频咨询等服务,让群众随时随地享受到高效便捷优质的法律服务。

 

增强服务能力,持续做好法援惠民生工作

为方便基层群众,开封市法律援助机构全面推行“申请诚信承诺制+代书+网上立案”一条龙服务,实现群众进门就能申请法律援助。优化工作流程,推进“急诊式”服务,集中力量将办理时限压缩至一天完成,实现当天申请、受理、审查、审批并指派律师提供法律援助,实行“容缺”服务,切实解决群众办事慢、多头跑、来回跑等问题,做到应援尽援。持续开展特殊群体法律援助工作,突出做好农民工、老年人、妇女、未成年人、残疾人、军人军属等特殊人群的法律援助工作,开通“绿色通道”,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服务,近三年来,开封市办理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1185件,为农民工挽回经济损失1320万元。

 

严把案件质量,实行“契合率”抽查评估法

严把法律援助案件质量,完善全市评估师队伍,积极实行“契合率”抽查评估法。日常先由县区对归档卷宗实行“一案一评估”,评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等次。市法律援助中心再定期对各县区已评估案件进行抽查,由市中心评估师进行评估,指出各县区案件优缺点,算出县区评估等次和市中心评估等次结果的契合率,对契合率高的县区通报表扬,带动全市案件评估质量不断提升。

 

打造“大法援”格局,充分发挥部门工作站点职能作用

实现市县退役军人法律援助工作站纵向全覆盖,完善服务窗口设置、人员力量配备及版面内容等,聘任优秀退役军人律师作为退役军人法律援助工作站志愿者,提高工作站服务退役军人的能力和水平。建立“法律援助进学校”长效机制,在河南大学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将市法律援助中心作为法学教育实践基地,将学生实践学习列为实训课,计入学分。近年来,河南大学学生参加实训1300余名,指导本科生、研究生完成有关法律援助毕业论文19篇,市法律援助中心被省委政法委、省教育厅授予“河南省法学实践教学基地”称号。

相关文件:

    【下载DOC】 【关闭窗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