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人民调解 | 宅基地纠纷典型案例——十公分的伤害

人民调解 | 宅基地纠纷典型案例——十公分的伤害

来源: 责任编辑: 发布时间:
打印

为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源头治理,开封市司法局组织指导各县(区)司法局、乡镇(街道)司法所及各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宅基地承包地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

“开封司法行政在线”特别推出宅基地承包地矛盾纠纷人民调解典型案例,全面展示人民调解工作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的积极成效,敬请关注!

 

十公分的伤害

开封市通许县玉皇庙镇人民调解委员会

 

案情简介

2024年3月6日,开封市通许县玉皇庙镇阜牛岗村委杨庄村村民李某,和邻居村民王某等人因宅基地纠纷找到镇调委会申请调解。李某和王某是邻居且有亲戚关系,王某计划在老宅基地上盖房子,房子盖好之后不久,李某从外地回家发现邻居家盖新房子了,但自己家土地不对劲,丈量后发现宅基地少了十公分左右。李某认为是王某盖房子占了他家土地,便去找王某理论,王某拒不承认,两人互不相让,矛盾纠纷激化,经过村委调解无果,随后到镇调委会申请调解。

 

调解过程

开封市通许县玉皇庙镇调委会了解情况后,立即派调解员向李某了解具体经过,并与阜牛岗村委会工作人员一起到现场进行实地丈量。丈量结果显示,实际情况与李某描述的基本相符,王某确实多占了李某十公分的土地。调解员随后与双方当事人深入沟通,理清了矛盾产生的原因,并制定了详细的调解方案,从法、理、情三方面分头对双方开展调解工作。

调解员建议李某考虑亲戚情分做出适当让步;另一边,调解员告知王某确有侵占土地的行为,沟通调解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经过反复讲事实,摆道理,谈亲情,王某承认自己多占了李某十公分土地,愿意向李某道歉认错,李某也愿意作出让步。

 

调解结果

经过调解,李某和王某最终达成以下协议:

1.双方协商一致,王某多占了李某十公分土地,愿意归还。

2.因房子已经盖好,李某同意等以后修建房屋时,再拆掉被侵占土地上的建筑物。

3.协议签订后,双方不再因此土地的相关权利发生纠纷和争议,和平共处,握手言和。

 

案例点评

该纠纷中,调解员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实事求是地调解纠纷,调解的重心在于能否依据争议焦点,准确找到双方合法依据,在真相和事实面前,调解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调解员在调解纠纷前期充分展开调查,主动找寻依据,促使纠纷得到顺利化解。这起纠纷启示我们在调解实践中,必须以清晰的事实调查为基础,以事实依据为支撑,才能高效率化解矛盾纠纷。

矛盾化解中,需要掌握调解技巧,通过“背对背”分开调解的方式,点出其中的利害关系;再通过“面对面”的方式,讲情理、说法理,引导双方进行换位思考,最终达成一致意见。此次纠纷的成功化解,及时解决了基层群众的闹心事,增强了法治获得感和满意度。

相关文件:

    【下载DOC】 【关闭窗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